大興機場:鳳凰已展翅-中東空運
6月30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全面竣工,完成驗收。
這座斥資近800億元的超級機場,按照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0萬架次的規模建設,航站樓總面積將達14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隨著9月30日正式啟用日期的臨近,大興機場的面紗即將一點點揭開。
按照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的說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是國家發展的新動力源,是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京津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主要依托東航、南航等主基地公司,打造功能完善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2021年和2025年將分別實現旅客吞吐量4500萬和7200萬人次的建設投運目標。
這座現代感超強的未來機場會從傳統的經典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轉變為現代城市生活的公共設施嗎?一如新加坡樟宜機場所打造的旅游目的地型機場那樣;還是更強化自身的快捷乘機與中轉體驗?恰如赫爾辛基機場等以中轉快捷見長的機場那樣。
大興機場,究竟會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鳳凰”快飛
如果從空中俯瞰新近落成的大興機場航站樓,眾人都會驚嘆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建筑,流線放射狀,外觀像只大海星。“我們這是鳳凰展翅,不是海星。”大興機場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哭笑不得地強調,外界對大興機場外形誤傳許久,但實際上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是一個放射狀五指廊構型,加上北指廊,一共是六指廊設計。航站樓的外觀更有特點,是全自由空間曲面的一個網架,造型奇特,疏密有致,能夠為室內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線。
航站樓核心區屋蓋面積18萬平方米,相當于25個足球場加到一起,頂面僅用8根C形柱作為支撐,形成一個落差很大的弧形鋼結構,6萬多個桿件,12300個焊接球,用鋼量超過3萬噸,堪比鳥巢。
從航站樓室內看,大興機場更是現代感十足,大興機場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屋頂面積,航站樓中心頂部的六邊形天窗、八個氣泡窗及貫穿指廊中部的帶狀天窗等,都是非常實用和富有想象力的設計。整個航站樓一共使用了12800塊玻璃,其中屋頂就用了8000多塊。由于屋頂采用流線曲面構造,所以這么多塊玻璃沒有哪塊是一樣的,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快”是機場方面和首批進駐大興機場的航司們希望向外界傳達的訊號。
據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規劃設計總院總規劃師牧彤透露,早在航站區建筑方案最初的招標過程中,有設計師曾提出了4棟小樓的方案。但經大興機場設計團隊對不同方案進行仿真模擬,驚訝地發現一棟大樓的運行效率更高。牧彤表示,一棟大樓方便對航空公司進行集約化管理,而且飛機的靠橋率更高,讓旅客在更短的步行距離內獲得更多的近機位。因此,大興機場確定了超大單體航站樓的方案。
航站樓里如同一個收納盒,軌道交通站廳、換乘中心、行李傳送通道,分層布置、井然有序。多層錯落有致的設計,雙層出發雙層到達設計,滿足了地下交通換乘中心與地上機場功能服務區的需求,也讓每名旅客從辦理值機到抵達登機口的時間被壓縮到最短。
大興機場航站樓采用了最先進的國內出發/到達混流設計。借助航站樓、停車樓、軌道交通、行車道等組成完善的零距離換乘綜合交通樞紐,旅客出站后步行1-2分鐘即可在B1層辦理國內值機、行李托運和安檢,流程簡潔,實現無縫垂直換乘。
機場鳳凰展翅的外形、五條指廊中心放射的設計方式,可以更好地縮短旅客的步行距離。搭乘大興機場國際航班的旅客,從進候機樓到登機僅需約20分鐘,與首都機場T3航站樓相比,可節約近40分鐘。
同時,大興機場擁有先進科學的跑滑布局,跑道距離停機位很近,飛機無論從哪一條跑道起降,所需的地面滑行時間都能最短。相比首都機場,南航飛機地面滑行時間可節省15-20分鐘。加上空中飛行節約時間,南航從南方和華東方向進出京航班在飛行、滑行階段可累計節省30-40分鐘。
對于航司來說,還有一個獨特的好消息是大興機場位于北京大興與河北廊坊交界,飛機起降不需經過北京市區,不用繞行,遇到雷雨大風等天氣時更容易改航,減少航班延誤和取消率。且大興機場“三縱一橫”的跑道從不同飛行方向布局,可根據風向調整使用跑道。可以預見,未來大興機場的航班延誤率和取消率將大幅降低,對航司的營收和利潤將有所裨益。
中轉之戰
上一篇 航拍大片!天府國際機場全景初現-紐約國際空運
下一篇 官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要工程項目如期竣工-沙特阿拉伯的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