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省際液化氣船共74艘、25.37萬載重噸-寧波雙清包稅
1.?干散貨運輸市場:運輸需求逐步改善,運價前低后高。
內河航運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水、臺風等惡劣天氣影響較大,貨運量呈前低后高走勢。從細分運輸市場看,內河普通貨物運輸市場船舶運力供給明顯大于需求,散裝液體危險貨物運輸市場相對穩定,長江干線省際客運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
海運需求下降,運力繼續穩步增長,市場供需矛盾突出。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干散貨海運量下降2.9%,為2010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其中,鐵礦石、糧食海運量增長,煤炭海運量下降幅度較大。運力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球干散貨船舶運力9.12億載重噸,較2019年底增長3.8%;注冊在我國內地的國際航運企業共擁有中國籍國際運輸干散貨船607艘、3109.0萬載重噸,噸位較2019年底增長11.2%。受疫情影響,部分港口壓港延長了船舶周轉時間,但由于海運需求下降明顯,運力過剩矛盾仍然較為突出,運價水平明顯低于上年。/pp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2020年,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均勻值為1066點,同比下降21.2%。
空運,福建與臺灣金馬澎間客運量9.1萬人次。/pp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四)國際航運市場:受疫情影響明顯,市場波動劇烈。
2021年沿海集裝箱水運需求量預計隨著礦粉、粉煤灰等基建類貨物,以及焦炭類、金屬類、石化類產品“散改集”而增加,集裝箱船舶運力穩定增長,供求關系有所改善。
原油運輸方面,2020年,在流花16-2油田投產及部分海洋油田產量提升的拉動下,全年海洋油運量完成3490萬噸,同比增長5.3%;由于上半年國際油價出現中斷崖式下降,國內煉廠和貿易商加大進口原油采購力度,大型原油運輸船舶第二、三季度集中到港,使得國內原油中轉運輸需求旺盛,全年進口中轉油運量完成4269萬噸,同比增長13%。全年沿海省際原油運輸量達到8074萬噸,同比增長11%。成品油運輸方面,由于部分大型煉廠裝置投產帶來成品油運輸需求增長,加之部分民營煉廠區域布局帶來沿海成品油運輸多批次、短途化發展,全年沿海省際成品油運輸量完成7800萬噸,同比增長8.3%。總體上,沿海省際運輸油船運力規模保持平穩增長。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擁有沿海省際運輸油船1221艘、1087.3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1%。2020年,沿海省際原油運輸行情總體平穩,成品油運價波動劇烈,呈現出階段性的連漲或連跌態勢。2020年,沿海省際原油運價指數均勻值為1550.30點,同比微跌0.5%;沿海成品油運價指數均勻值為1138.35點,同比增長9.1%。
1.?干散貨運輸:需求出現多年來首次下降,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2021年,沿海煤炭運輸需求預計將延續2020年下半年情況,穩步向好趨勢不變。沿海鐵礦石運輸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運價走勢與煤炭運價保持同步。
(一)國內航運市場。
美國家運輸需求持續旺盛,境外疫情導致港口擁堵和集疏運體系不暢,船舶營運效率下降,空箱回運困難,多數航線現貨市場運價進進直線上升階段。/pp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2020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均值為984.42點,同比增長19.5%。
2021年,沿海海洋油運輸需求預計基本保持穩定,管道油運輸減少,進口中轉油運輸需求回落,運輸市場穩中有降,運價水平趨穩。隨著國內大煉化基地布局形成,國內成品油產量將繼續增長,預計2021年沿海成品油運價總體水平有所回落。
(二)兩岸航運市場。
自2020年1月底開始,國際郵輪企業暫停了進出我國境內港口的郵輪運輸。
液化氣船運輸需求穩定增長,供需關系總體平衡。全年完成沿海液化氣運量402萬噸,同比增長12.8%。截至2020年底,跨境鐵路國際物流,沿海省際液化氣船共74艘、25.37萬載重噸,運力同比增加0.55萬載重噸,增長2.22%。全年沿海省際液化氣船運輸價格水平繼續回升。
新冠肺炎疫情是影響2021年外貿集裝箱班輪市場走勢的最關鍵因素。在疫情有效控制的條件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猜測,2021年世界貿易量增長率為8.4%;據第三方機構猜測,2021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需求增長為5.3%,2021年新船交付量約為102.3萬TEU。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進出口集裝箱運輸需求將繼續快速增長,市場運價預計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第一季度集裝箱運力和空箱供給緊張狀況持續,運價仍將維持在高位;第二季度運力、空箱緊張狀況逐漸緩解,運價逐步下降;下半年若境外疫情控制得當,疫苗大范圍接種,運輸效率提升,市場運價很可能將回回至公道區間。
(三)國際航運市場。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采取了積極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率先實現復蘇,穩健前行,并帶動我國水路貨物運輸市場復蘇向好發展,水路客運則受疫情影響較大。
2020年,渤海灣省際客滾運輸分別完成水路旅客和車輛運輸量211萬人次、102萬臺次,同比下降64%和29%;瓊州海峽省際客滾運輸分別完成水路旅客和車輛運輸量1178萬人次、346萬臺次,同比下降21.4%、增長2.6%。截至2020年底,渤海灣省際客滾船舶運力23艘、34137客位、3379車位,瓊州海峽省際客滾船舶運力57艘、51616客位、2783車位。
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原油海運量約18.55億噸,同比減少7.5%。注冊在我國內地的國際航運企業共擁有中國籍國際運輸油船207艘、2693.3萬載重噸,噸位較2019年底增長30%。上半年,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暴跌落進負數區間,催生了大量油輪被租進開展貿易和原油儲存,最高峰時全球共有110艘VLCC用于儲油,占船隊規模的12%。國際原油油輪運價達到歷史高位,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