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陸續完成第一個十年之際-寧波雙清包稅
“10后”航司規模分化
第一梯隊是長龍航空,2012年景立以來飛速發展,9年時間已有57架飛機,領先大兩歲的西部航空20架,頗有些高處不勝冷。
第二梯隊是2010年生人的西部航空和2011年的西躲航空,到2020年底機隊規模分別達到37架和35架。此外,2014年的青島航空也奮起直追,機隊規模已達28架,同時手上還握有大量A320系列訂單。
在即將陸續完成第一個十年之際,我們梳理了7家“10后”航司的發展趨勢、核心資源和盈利能力,發現長龍航空、西部航空和西躲航空都值得我們更多期待。未來十年,誰能成為“10后”里的年齡和吉祥,誰將會率先上市?我們拭目以待。
一是承接區域發展戰略,肩負發展地方使命。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再次夸大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經濟圈等區域發展戰略。民航業作為重要的戰略產業,責任重大,機遇巨大。特別是長龍航空、西躲航空、烏魯木齊、福州和青島航空,都是注冊在當地的唯一121承運人,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長龍航空,未來能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樣也將享受區域發展紅利。
二是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搶抓旅行消費紅利。“十四五”期間,中心把擴大內需擺在重要位置,提出要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健全工資公道增長機制,著力進步低收進群體的收進,擴大中等收進群體。當前我國有4億中等收進人群,而航空出行人口只有1.83億人。未來,隨著國際收進分配制度均衡化,民航目標客戶的中等收進人群將越來越壯大;隨著以西部航空等低本錢航空為首的航空公司逐步降低票價,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等收進人群坐上飛機,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大。
三是發揮鯰魚效應,推動行業發展。“10后”航司出生在特定的歷史階段,沒有那么多歷史包袱,也沒有太多官僚習氣,能夠更好的引進時代特點,形成良性競爭,推動行業發展。比如西部航空是中西部唯一正經的低本錢航空;長龍航空扎根數字浙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頗有些心得;西躲航空圍繞高高原市場,是“海拔最高”的航空公司;烏魯木齊和瑞麗航空的航空服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是我國民航發展的一個好樣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是融資本錢高,生存難。“10后”航的民營+小微兩大屬性,就相當于在自己的臉上貼上“放貸風險大”這五個字,也就注定了要被銀行各種嫌棄。本次疫情中,瑞麗航空、福州航空和烏魯木齊航空就相繼倒下。他們要爭取銀行貸款支持并不輕易,就算拿到貸款,國際物流,利率也要高于大型航空公司。
眾所周知,民航是一個規模經濟行業,假如沒有個20-30架飛機,很難賺錢。所以,如何快速擴大規模,盡早跨越戰略投進期,實現規模經濟,就是擺在“10后”航司眼前的“第一要務”。這里列出了7家航司的機隊規模,可以看出機隊規模已明顯分化為三大梯隊。
圖4:“10后”航司在主基地的市場份額
機遇與挑戰并存。“十四五”是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未來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也為“10后”航司發展提供更好歷史機遇,更大的發展責任。
第三梯隊均為2014年出生,跨境鐵路國際物流,不僅發展已有所停滯,而且近期均有重大變故。其中,瑞麗航空因股東資金鏈緊張,近期已委身于無錫市政府;同為海航系的烏魯木齊航空和福州航空,近三年一架飛機都沒進,而且已進進破產重整程序,未來發展布滿不確定性。
民航資源網2021年4月15日消息:當我們還在對年齡、吉祥、奧凱、成都等“00后”航司截然不同的命運而不勝唏噓的時候,轉眼間,“10后”航司已經逐步登上民航大舞臺。2010年-2014年的五年間,多家航司相繼闖關成功。2010年西部航空、2011年西躲航空、2012年長龍航空、2014年瑞麗航空、青島航空,還有海航系烏魯木齊航空、福州航空成立。10年過往了,這些“10后”航司過得還好嗎?有沒有類似于年齡和吉祥這樣的學霸出現?
上一篇 等到5月14日希臘正式開放時-東南亞雙清包稅
下一篇 北方大范圍沙塵又來了 北京兩場多個航班延誤或取消-美國雙清包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