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阿里與京東物流模式 同時強化樞紐型物流資源建設義烏國際快遞招人
義烏國際快遞招人了解到中國物流學會的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菜鳥相比較于京東物流來說,在提高客單價方面的挑戰大,而生態價值獲取要走更遠的路。兩者未來的路或許差異是越來越明顯,雖然也有業務交集但是活法則完全不同。
據阿里追加菜鳥的千億元投資,其目標直指未來的日均10億包裹時代。不過早在一年前劉強東在他的書中表達過了這樣的觀點,“即便是你有1萬億也得一個一個地招人,然后再進行系統的培訓,保證你的服務質量,還得建立相應的管理團隊。然后不斷的淘汰和選人,再淘汰再選人,最終從中留下優秀的員工和管理者。同時你還得搭建信息系統。這個過程也是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你要研發信息系統,要招聘大量懂電子商務的員工,還需要大量的運營實踐。為這一切都不是有錢就可以做到的。”
而劉強東的觀點主要源自京東十年打造的自建物流體系。自從2007年拿到今日資本的千萬美元融資后,京東就決定自建物流,這與阿里平臺依賴的第三方社會化物流是完全不同的,爭議也是從未斷過。
據京東的官方數據顯示京東已經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等六大物流網絡,目前已經可以做到京東平臺52%的訂單6小時完成送達,有92%的訂單24小時送達。而菜鳥在2013年成立之初的愿景也是中國24小時與全球72小時必達。
在過去5年的貓狗大戰中,京東通過自建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的確在品質、用戶體驗和成本控制能力上表現出一定優勢。而繼2016年11月,京東集團宣布物流全面開放之后,今年4月,京東物流又宣布獨立、成立物流子集團,強調將從垂直一體化走向一體化開放,向全社會分享京東的基礎設施能力,這在當下正處于變革中的物流業一度引發不小的震動。
不過,義烏國際快遞招人業內人士同時指出2016年以來因為通達系、百世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陸續上市,這讓貓狗大戰的物流對決又上升到另一個層面,下一個五年成為關鍵。
“如果菜鳥是復制京東物流,菜鳥就變成和入駐平臺上的通達系等物流企業爭食了,菜鳥生態就會崩盤。”楊達卿認為。因此,菜鳥的1000億投資或尋求在建立資源、數據等聚合器,以數據驅動中小物流企業的集群升級,這是菜鳥和京東不一樣的發展路徑。而菜鳥比較京東物流來說,提高客單價方面挑戰大,而生態價值獲取要走更遠的路。
紛紛加碼樞紐型物流資源建設
盡管貓狗大戰正酣,無論阿里提出的“新零售”、還是京東定義的“第四次零售革命”,都同時強調了零售變革對人、貨、場的重構,進而影響未來物流的發展。這在二者未來5年的布局中都有所體現。
據義烏國際快遞招人方面公布的官方信息,“五年計劃”中,千億資金將大力投入智能倉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
就在幾天前已經在全國搭建完善的倉儲布局的京東也首次大規模公開展示了其上海亞洲一號智能物流項目和江蘇昆山無人分揀中心。京東物流同時表示,未來五年,還將在全國30多個核心城市陸續建造亞洲一號,實現對全國七大區域的智能化倉儲的全面輻射。
楊達卿認為阿里、京東兩家互聯網企業在智能化和樞紐資源投資越來越重,都在強化樞紐型物流資源的建設(菜鳥的智能倉庫和京東的亞洲一號),無論菜鳥網絡還是京東物流都在尋求建立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平臺。
“在整個供應鏈服務能力上,樞紐型物流資源是整個高效供應鏈上的‘中場發動機’。兩者都在強化這個發動機的智能化,構筑線下實體物流樞紐和線上虛擬物流樞紐的融合。”楊達卿說。
不同的是京東未來或更趨于服務大型企業和品牌商的智能化供應鏈,因此京東謀求構筑內向控制更強的閉環供應鏈,義烏國際快遞招人實現采購、倉儲、金融、零售、配送實現重直營化,通過直營供應鏈獲得更大商業價值。菜鳥更趨于服務中小企業,包括國內和國外的中小企業,有著普惠物流的特點,實現與天貓及淘寶、螞蟻金服等橫向協同。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阿里、京東雙方對于技術投入的邏輯也存在不同,京東是已經搭建完基礎設施后的效率升級;菜鳥則更多是寄希望于技術升級彌補基礎薄弱的彎道超車。尤其為了實現馬云日均10億包裹的“小目標”,對現有物流體系的升級存在一定的被動因素。來源:義烏國際快遞招人
國際快遞 國際物流 國際貨代 淘寶代購 國際空運 國際貨運
上一篇 ems國際快遞能到付嗎傳統快遞公司在菜鳥系統下大大喪失相對獨立性陷入困頓
下一篇 奉賢區國際快遞關于快遞電子運單具有潛在需求 符合未來快遞業信息化和綠色環保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