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空運流程
新海關鍵項目的玻璃幕墻安高度為45米,弧線總長約1417米,總面積為21529平方米,其中一側為連續曲線構造,要求玻璃尺寸不一,對玻璃定制和安裝精度控制要求極高。項目采用BIM技術對幕墻建立1:1的三維模型,并結合土建及鋼構BIM建模,獲取幕墻梁柱三維坐標。根據建成的坐標信息,采用全站儀精確放樣,安裝時使用全站儀進行監控,嚴格控制每個構件的空間位置,提升幕墻梁柱安裝精度,給后續幕墻玻璃安裝留下充足作業面。
近日,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海南自貿港海口新海關鍵項目(以下簡稱新海關鍵項目)主體結構完成。從空中俯瞰,已具雛形的新海關鍵主體建筑伸開兩翼,如同一只巨大的“鯤鵬”欲展翅高飛。新海關鍵項目于2020年10月1日開工建設,當前新海關鍵項目主體建設已全部完成,正進行玻璃幕墻安裝以及金屬屋面展設等,預計2022年底竣工,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港口客滾綜合關鍵.
綠色環保,打造平安聰明工地
BIM立體建模,科學指導4萬鋼構件和百萬米管線安裝
由于鋼屋架結構復雜、構件種類繁多,多是曲面外形,對拼裝精度要求高。“為實現安全高效安裝,項目部一方面調整主體結構施工順序,一方面將原來4個大的屋面分區細化為15個小分區,有效解決因屋面高差造成的胎架搭設困難的題目。”中交四航局新海關鍵項目指揮長楊文杰先容。通過這一舉措,成功降低了胎架高度,既進步了施工效率,又進步了安全系數。其次,每一次的網桁架提升前,都要用專業鋼結構分析軟件進行3D建模驗算,模擬全過程施工以確保無結構安全題目,網桁架在首次提升至胎架100毫米以上時,必須經過24小時的懸停,確定安全無誤后才能繼續后續的提升安裝。
為保持新海關鍵投進使用后室內溫度適宜和兼顧節能環保要求,項目還使用了節能環保型的“水冷”制冷中心空調,并在關鍵室內墻地面及頂面布點風機風槽,使室內環境舒適。
精準吊裝,海運報價國際快遞,讓6個足球場大的鋼屋架“行穩走準”
為進一步進步項目班組職員的安全意識,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中交四航局新海關鍵項目部還創造性提出了“12345”班組安全治理思路,全面詳盡總結概括了項目安全治理的各個方面,實現了作業隊員安全治理扁平化,有效助力項目買通“安全生產最后一公里”。當前通過信息化安全管控措施,項目已經連續安全生產600多天,實現安全生產“三零”目標,項目部也先后獲得海口市、海南省的“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等榮譽稱號。
新海關鍵項目鋼結構網架采用“正交斜放空間網格結構+桁架結構”,網架結構采用焊接球節點,桁架結構采用圓管相貫節點。“項目總投影面積約4.4萬平方米,相當于6個足球場,整個網桁架由近4萬個復雜的桿、球構件組成。在關鍵屋面網桁架提升過程中,單片網桁架最大面積8000平方米,提升網桁架最大重量達650噸,相當于400多輛小汽車重量,提升最高點達42.7米。”中交四航局新海關鍵項目副總工程師王志華向記者先容,項目建設團隊采用“原地低空散拼+分區整體提升”的方法,把整個網桁架分成15個片區,這樣不僅減少高空作業風險,而且有效進步施工效率,確保工程質量。同時,為進步每個球節點的定位精度,項目部結合BIM模型及坐標系統,利用軟件模擬屋架低空散拼狀態,天生胎架平面坐標及高度參數,現場根據以上參數精準定位胎架,讓每個球節點的空間位置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中交四航局還將BIM技術應用于項目施工生產全過程治理。從項目的前期預備、深化設計開始,通過BIM技術把施工全過程信息錄進BIM治理平臺,以追溯到每一處構件的歷史信息,便于后續發現題目及時整改。質檢員也可以借此平臺實時上傳發現的質量隱患,以利現場及時整改。中交四航局新海關鍵項目結合工程實際,已申報三項BIM技術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成果獲得了海南省BIM技術大賽一等獎。
新海關鍵項目作為海南自貿港的“門戶港、形象港”,是中交團體大體量客運關鍵項目的代表性工程,項目具有綜合性、交叉性、技術性強,協調難度大等特點。項目伊始就明確提出“標桿項目,品質工程”建設目標,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項目建設團隊遵照“策劃先行、樣板引路”的工作思路,將創優工作貫串項目建設全過程。
新海關鍵項目工程體量龐大,綜合性強,所涉專業面繁多,僅項目鋼屋架就有復雜的桿、球構件4萬余件,每一根桿件的高度、傾斜度與焊接球的相對位置都不一樣,而且還是高空作業。中交四航局新海關鍵項目部BIM技術組長陳叫鐘帶領團隊運用BIM技術對網桁架進行全面建模,提取出各球節點精準坐標,以指導現場拼裝,確保滿足施工精度要求。
新海關鍵項目管線密集,各類空調管、風管、水管、橋架等總長度達到15萬米,電纜總長120萬米可繞海南島一圈。各種管線之間重疊交錯,施工難度極大。“通過BIM立體建模的形式,調整了全項目管線安裝細節,并在保證管道功能達標的基礎上,壓縮管線高度和布設排列順序,讓100多萬米管線整潔列隊,進步了關鍵美觀度。”中交四航局新海關鍵項目副經理鄭晉輝說,若沒有提前采用BIM技術進行管道優化排布、虛擬建造預演,很多題目只有等到設備進場時才現場解決,國際貨運空運價格,將嚴重延誤進度。
新海關鍵項目地下室面積有6800平方米,需要安裝制冷機組、發電機組、電柜、水泵等大型設備幾十組。為了保障關鍵安全用電,中交四航局項目部采用了“變電+發電”兩種模式供電,日常由兩路10千伏市電通過高低壓配電設備供電,此外還安裝了一套1800千瓦應急發電機組,以應對停電等突發狀況確保用電正常。”項目副經理鄭晉輝先容。為應對海島臺風天氣,地下室配備了全自動排水系統,保障地下室機電設備安全。
海南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為有效進步新海關鍵項目主體結構的抗震等級,主體立柱采用了勁性型鋼立柱+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對勁性型鋼立柱的梁柱節點復雜,型鋼安裝及柱筋預埋綁扎精度要求高的挑戰,項目部在開工前就對較為復雜的梁柱節點進行優化設計,利用BIM技術對每個復雜的節點構造進行了三維模擬深化,把每根鋼筋、每個構件的尺寸位置公道排布,施工過程嚴格按布置要求進行驗收,有效保證了結構的施工質量。
建設團隊還“走出往”參加培訓和技術交流,學習新技術、新工藝;邀請資深專家到現場進行專題培訓和創優指導,從工程前期預備、過程治理、現場監查、技術指導等方面著力建設全過程質量咨詢體系;堅持執行“樣板引路、首件驗收制度”,完成了樁基施工、地下室防水卷材施工、墻體砌筑、條板安裝、屋面網架拼裝、提升及玻璃幕墻等樣板工程,有效保證了工程質量,為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打下了堅實基礎。
爭創國優,打造世界領先的客滾專用綜合關鍵
據了解,新海關鍵項目建設包含綜合交通關鍵、停車樓、附屬建筑、地下建筑、高架橋及匝道工程等。高峰時期,項目土建、鋼屋面吊裝、機電安裝、熱通工程等多個內收留同步施工,交叉作業面多,高空吊裝作業范圍廣。結合工程實際,項目設計安裝了8臺塔吊,交錯覆蓋了整個施工區域。但是8臺塔吊同時作業,相鄰的兩臺塔吊吊臂的作業半徑存在交叉。“為了避免發生塔吊碰撞,我們專門為塔群增設了群塔防碰撞功能。”項目安全總監何寧向媒體透露。群塔防碰撞功能的運用,有效降低了群塔同區域作業的風險,保證了塔群各行其道。同時為了消除高位塔吊的鋼絲繩與低位塔吊吊臂間存在的碰撞風險,項目部又依托BIM技術精準的算法定位,在塔吊吊臂上安裝了定位系統傳感器,實現兩臺塔吊間互相感應,隨時發出警報。
為打造海南自貿港的“門戶港、形象港”,中交四航局建設者以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為目標,積極展開技術攻關,優化施工工藝,大力推進標準化、精細化、信息化、聰明化的“新基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關鍵工程建設中一展新時代大國工匠“基建狂魔”風采,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和騰飛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一篇 差異化服務贏得消費者 所謂差異化服務是指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俄羅斯專線
下一篇 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1.18億人次-美森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