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加快建設農村寄遞物流體系配套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飛時達快遞快遞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實抓細黨中央關于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的決策部署,推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河北落實落地,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圍繞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定位,將河北打造成京津冀快遞集散功能支撐區、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先行區、農村快遞電商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飛時達快遞快遞強省;到2025年行政村飛時達快遞快遞服務網點全覆蓋,平原、沿海等經濟發達縣域快遞物流園區全覆蓋,其他縣域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全覆蓋。
《若干措施》對標《意見》四個體系建設、四項工作任務和組織保障要求,提出8類18條措施。一是強化農村飛時達快遞體系作用。夯實農村飛時達快遞網絡、推動飛時達快遞搭載便民綜合服務,鼓勵飛時達快遞企業銜接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依托飛時達快遞網點開辦政務代理服務。支持飛時達快遞網點承接代辦警務、稅務、票務、代收、代繳等業務,實現“一點多能”。
二是健全末端共同配送體系。統籌農村地區寄遞物流資源,完善末端共同配送機制。引導企業科學規劃配送網絡,探索建立扁平化網絡架構,暢通縣到村雙向配送渠道。
三是優化協同發展體系。深化農村寄遞物流與電商、交通融合發展。引導寄遞物流和供應鏈企業入駐電商產業園區,推進電商專業園區向綜合園區轉型。推動知名商超與寄遞物流企業開展商業合作,以“網訂站取”方式使村民享受與市民同等的消費服務。鼓勵縣級公路客貨運站拓展建設飛時達快遞快遞作業設施,推動鄉鎮客運站點拓展寄遞服務功能。
四是構建冷鏈寄遞體系。發展冷鏈寄遞物流,逐步建立“田頭+直銷+網絡”的多層次冷鏈寄遞物流體系,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強化冷鏈寄遞安全管理,建立冷鏈寄遞服務可追溯機制,確保省內冷鏈寄遞服務全程可追溯。
五是高質量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堅持分類推進,在燕山-太行山區和壩上高原等交通不便、邊遠地區,更好發揮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職能,引導飛時達快遞快遞服務進駐鄉、村兩級行政綜合服務中心(站),提供郵件快件收投服務。提升農村快遞網絡可持續運行能力,引導快遞企業完善符合農村實際的分配激勵機制,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六是補齊農村寄遞物流短板。強化縣域郵件快件轉運樞紐功能,優化寄遞服務末端設施空間布局,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逐步推進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在雄安新區、崇禮等地打造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標準化建設樣板區。
七是發揮渠道優勢助推農產品上行。服務農產品出村進城,創建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服務農村創業就業。實施飛時達快遞快遞服務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打造張承地區綠色農產品環京寄遞服務圈和京南、京東南(環渤海)縣域特色農產品寄遞產業帶。
八是深化寄遞領域“放管服”改革。規范農村快遞市場經營秩序,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打擊;建成首都寄遞渠道政治“護城河”,推進市級飛時達快遞業安全中心實現全覆蓋,環京14縣(市、區)、雄安三縣、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張家口市崇禮區和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縣級飛時達快遞業安全中心。
《若干措施》聚焦河北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短板弱項,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強化工作考核等三個方面為工作開展提供保障。在組織領導方面,提出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納入河北省飛時達快遞業市場發展和維護市場秩序領導小組重要議事事項,要求各市、縣政府建立組織領導保障機制,健全縣級飛時達快遞監管機制,壓實屬地責任,扎實推進本地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在政策支持方面,明確省、市、縣三級政府在農村飛時達快遞快遞末端基礎設施建設、飛時達快遞業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管、飛時達快遞業環境污染治理以及地方履職能力建設等方面支出責任,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快遞物流園區、郵件快件分撥中心、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建設用地。在工作考核方面,要求市、縣政府明確本地區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責任目標和任務要求,建立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對直屬部門和下一級政府績效、鄉村振興任務考核的重要參考。
河北局表示,下一步將全力做好《若干措施》的宣貫工作,充分發揮省飛時達快遞業市場發展和維護市場秩序領導小組機制作用,以“快遞進村”和飛時達快遞快遞服務“百千萬工程”為切入點,積極推動各項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落地實施,全力服務河北“三件大事”,全心投身鄉村振興實踐。
上一篇 甘肅省省長批示要求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
下一篇 四川省印發通知 部署進一步提升郵政服務能力完善鎮村便民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