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趨勢:地面交通中心日益成為航站樓主樓的延伸-國際貨代
圖:蘭德隆與布朗公司助理副總裁周力克
民航資源網2019年6月24日消息:6月19日,以“新機遇新挑戰 樞紐競爭力建設”為主題的2019民航趨勢論壇在北京舉行。在此次論壇上,蘭德隆與布朗公司助理副總裁周力克以《全球地面交通中心發展趨勢》為題發表了演講。
周力克在演講中,對地面交通中心正不斷發展為航站樓主樓的延伸功能這一新趨勢進行了闡述。
綜合交通樞紐
周力克指出,地面交通中心(GTC)實際上是為了整合地面多模聯運的一種方式,甚至它可以發生在機場之外。所以,GTC是一個機場的功能元素。
GTC的體量在不斷地增長。在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市場,它們在建造機場的時候,總是希望建造非常大的、綜合型的大型機場樞紐。
除了一些關鍵的樞紐,比如說北京、上海、廣州以外,西安、哈爾濱、鄭州、南京、成都、昆明,它們的目標也是達到1億的吞吐量。但世界上只有兩大機場真的實現了這個目標,那就是亞特蘭大的哈茲菲爾德機場和北京的首都機場。
但是地面的交通情況也和其它地方不一樣,亞特蘭大有60%-70%都是中轉的乘客,這也就是說有3000-4000乘客是需要有機場的地面交通運輸。而在北京的首都機場,只有20%的乘客是中轉的乘客,也就是有8000萬乘客需要用機場的地面交通運輸服務。這是亞特蘭大的兩倍。
這種大量的乘客數量,就需要在機場附近能夠有便利的交通網絡。特別是現在它們需要有私家車或者是打車。現在有很多道路管制、要求等等,還有停車的要求。因此對于乘客來說,它們需要有高質量的公共交通服務,這樣它們才能夠以更快的方式到達機場的航站樓或者是其它地方。
現在像亞特蘭大或者是迪拜的機場,它們主要是通過一些中心的航站樓和周邊的衛星航站樓。但是在中國我們都知道,發展的模式是不一樣的。由于中國各大城市的人口都很多,因此對于交通運輸、乘客運輸來說,需求是很大的。這有可能會增加更多的國際或者是國內的航空樞紐,這個和亞特蘭大、迪拜是不一樣的。
地面交通系統人員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這一億乘客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簡單來說,地面交通的需求在大型的航空樞紐來說,現在主要是由小型的汽車來滿足,但是這是不夠的。小型的汽車需要有道路的容量,此外在一些地方還有擁堵的情況。
相關的問題,大型機場需要有很多土地,以建立更加廣闊的跑道。也有更多的指揮需求。在北京大興機場,它離市中心較遠,這種長距離讓人們更加需要快速、便利的交通運輸,比如說像機場快軌、地鐵等等。此外大型機場通常也有多個航站區域,有比較復雜的結構,還有交通中心,通常它們有各種各樣的交通運輸選擇。
總體而言,大興機場離市中心較遠,因此有大量的需求,要將乘客從市區或者是其它地方運送到航站樓。所以我們需要有強大的地面交通中心來做到這一點。
周力克認為,對交通樞紐,我們需要以全面的方式、綜合的方式來思考,這樣才能有一個全面的規劃。
首先我們要有不同的交通模式。比如說航站樓之間的交通,還有區域之間的交通,還有本地室內之間的交通。GTC是地面交通中心,讓乘客可以更便利地進入到航站樓的一種方式。比如說有小型的公交汽車站,可以有班車和公交車。中性的GTC會有快軌,大型的GTC可能有多條快軌,還有其它的交通選擇。
對于大型的GTC來說是非常復雜的,會有綜合性的地面交通設施,比如說北京大興機場,計劃有16條軌道,此外還有打的的車輛、公交車,滿足不同的需求。
所以,它們可以通過機場快軌、城際鐵路、高速鐵路、APM來實現這種交通目的。不管人數多少或者是大小,大型的GTC會包括一些特點,比如說專屬的樓提供地面交通服務,通常包含至少一條軌道線路,有人行道連接航站樓。
另外還有巴士站(公交站)、私家停車場(私家車)、商業區(零售、參與區域),此外還有交通中心的其它服務,比如說值機和行李托運柜臺、過夜用房、租車公司、網約車專用的快速接口通道。
大型的機場通常都會有某種形式的軌道交通,比如說中國的機場就是這樣的,可以運送大量的乘客、非常可靠、路線固定,不會受到交通擁堵的影響。這樣就會建立一些火車站,比如說像接客站、售票區、辦公區、平臺等等。
交通中心發展目標
所以,首先GTC的發展是有一些目標的:
1、客戶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