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企凈利降業績承壓 專家稱盈利過分倚重航線補貼-海運訂艙
眾所周知,航空公司的業績主要受宏觀經濟、油價、匯率等客觀因素的左右。2018年國內上市航空公司業績的普遍走低,就是由于油價同比上漲,以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帶來的匯兌損失擴大。
日前,國內7家上市航空公司陸續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油價和匯率并沒有帶來過多負面影響,大多數上市航企的匯兌損失是同比收窄的。新的問題來自于客運增速的放緩,以及客票收入的難以提升。
《證券日報》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包括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航控股和吉祥航空5家航企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分別同比下滑9.49%、14.89%、20.92%、8.21%和6.40%,僅華夏航空和春秋航空實現了逆勢增長。
這也呼應了民航年中工作會議上披露的數據:上半年,我國民航全行業累計營業收入5277.5億元,同比增長7.1%;累計盈利316.1億元,同比下降2.4%,其中航空公司盈利同比減少24.5%。
實際上,今年以來,民航局通過降費減負一系列組合拳降低了航空公司部分經營成本,但受新會計準則、匯兌波動加大、公商務旅客比例下降、高鐵競爭等因素影響,航空公司經營壓力持續承壓。
記者通過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位居航企盈利前三名,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達到31.4億元、19.4億元和16.9億元,成為上半年最賺錢航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修訂)》也給公司業績帶來了較大影響。
有民航分析師向記者解釋稱,航空公司除自購飛機外,通常還會采用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等方式增加運力。“但在新的租賃準則里,不再區分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而是對所有租賃確認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而由于使用權資產折算為人民幣記賬、租賃負債則采用原始幣種(美元)記賬,租賃準則的變更將放大公司業績對美元匯率波動的敏感性。”該分析師稱。
與中國國航相比,經營租賃并表、人民幣匯率波動也使得南方航空遭遇業績承壓。8月27日,南方航空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凈利潤16.9億元,同比下降20.92%。
記者注意到,從各航企公布的半年報來看,大多數上市航企的匯兌損失同比收窄的,但今年上半年,民航的客運增速卻放緩,貨運呈現負增長,全行業的座公里收入下降2.5%,載運率則下降1.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國航、東航、南航半年報中披露的上半年客公里收益也都同比下滑。其中國航更是指出上半年因收益水平下降而減少收入7.96億元。
事實上,上半年各家航企獲得的補貼數額,大部分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記者統計顯示,上半年,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航控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華夏航空分別獲補17.49億元、29.76億元、18.43億元、10.79億元、4.19億元、1.98億元和1.52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個別航企補貼數額甚至超過了同期利潤總額。如上半年實現扭虧的海航控股,其凈利潤為5.93億元。這意味著,上半年公司補貼額占利潤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82%;而東航的這一數字也達到了153%。
上一篇 《中國機長》有多專業?演員拍完都能獨立起降飛機了-非洲國際快遞
下一篇 科技創新:讓民航安保更“智”旅客出行更“易”-國際空運跟蹤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