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赤字率安排在3.6%以上-巴納納海運費
赤字率多高才合適?在國際上,一直有關于赤字率3%“警戒線”的討論。實際上,“3%”來源于1991年的歐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制定的風險控制標準,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劉怡以為,3%的赤字率并不是硬性約束,高于3%并不等同于過度舉債,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債務支出使用效果等情況加以評判。
日前召開的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視頻座談會夸大,作為特殊時期采取的特殊政策,資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更加注重幫扶企業,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氣力穩住經濟基本盤,是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
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赤字率常年在3%以上,歐盟各成員國赤字率也經常出現高于3%的情況。/pp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由于此次世界經濟波動及恢復的不確定性較大,國內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因此,我國的赤字率安排在3.6%以上,既是對今年經濟運行不確定性的客觀預判,也反映出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既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又有助于抑制世界經濟衰退。”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總體而言,由于我國儲蓄率較高,政府還把握著大量優質資產,我們一方面要對政府債務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保持足夠的關注,果中斷控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舉債還有空間,在疫情的巨大沖擊眼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必要進一步加力提效。”陸挺說。
統計顯示,空運報價海運價格,截至2019年末,我國地方政府債務21.31萬億元,假如以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衡量地方政府債務水平,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2.9%,低于國際通行的警戒標準。加上截至2019年底的中心政府債務16.8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GDP數據計算,全國政府債務的負債率(債務余額/GDP)為38.5%,低于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赤字率始終保持在3%以下,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的1998年財政赤字規模為960億元,赤字率首次突破1%。從近年情況看,2016年、2017年赤字率均為2.9%,2018年赤字率為2.6%,但因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赤字規模與2017年的2.38萬億元持平。2019年,我國繼續增加財政支出規模,赤字率由2.6%進步到2.8%。
“由于當前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存在極大不確定性,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有利于穩定并提振市場信心,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有效對沖疫情影響,體現了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真正發揮財政政策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劉怡說。
財政赤字是財政支出總量超過財政收進總量的部分,一定時期內財政赤字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關系就是赤字率。
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今年全國兩會明確了一系列宏觀政策措施,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今年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較往年進步0.8個百分點以上,這是我國赤字率首次突破3%。赤字率為何創新高,資金如何充分發揮效益?就相關熱門題目,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和專家。
“政府把錢花在刀刃上,以優化財政收支的平衡,在加大力度對沖疫情影響的同時有效控制風險,使赤字規模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李旭紅說。
從財政收進看,受疫情沖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至4月份財政收進下降14.5%,其中1月份下降3.9%,2月份下降21.4%,3月份下降26.1%,4月份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