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支撐航空業的核心技術都缺乏創新-空運價格
2020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的新冠疫情給航空業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沖擊。隨著航空公司的停擺、破產、重組,行業將面臨著一場重新洗牌,只有效率更高的航空公司才能在疫情的沖擊下存續與發展。同時,疫情也將從需求端上改變未來航空業的發展。
低本錢航空的出現與興起引進了新的分銷模式、航線結構和定價方式,但航空業的本質并沒有太多改變,如今LCC(低本錢航空)和全服務航空的貿易模式已經出現融合趨勢。
航空業數字化創新轉型必須加大規模而且更加徹底,而不應該是零碎和局部的。目前銷售和分銷并不是唯一缺乏創新的領域,航空業務運營其他核心領域的創新也乏善可陳。
在德勤發布的2020技術趨勢報告中,實時更新了往年報告中提到的九大宏觀技術氣力,包括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云技術、核心系統現代化、風險、技術業務、數字現實、認知和區塊鏈,并增加了三項成為宏觀氣力的技術(環境體驗指數、智能和量子技術)。這些構成了未來企業的技術基礎,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如下:
首先,國內航空公司在40年的發展中不中斷推進變革、嘗試創新,并初步推進了數字化創新轉型
3. 架構的更新和平臺化建設,是航空業產品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出發點和基礎
行業觀察五:新技術帶來無窮可能
行業觀察二:低本錢全服務漸行漸近
結語:
在注重優化部分消費者體驗、拓展渠道的同時,航空業并未出現顛覆性創新。而并非技術驅動的航空公司很難在面臨激烈競爭的同時大量投進來進行基礎性創新,只能繼續依靠行業的技術供給商。
2. 5G、移動終端、人工智能、體驗設計等新技術的應用,將會重新定義客戶體驗和服務模式
圖:三大航營收增長情況(單位:億人民幣)
從另外一角度看,這也意味著引進顛覆性創新的航空公司將有機會顛覆行業,第一家打破這種模式的航空公司將毫無疑問會獲得競爭上風。回顧歷史,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的航空公司在放松管制的行業背景下進行創新,從而逐步改變了行業的很多實踐。當然自那以后,航空業幾乎沒有顛覆性創新,而隨著現有技術和舊基礎設施之間的差距擴大,航空公司進行創新的障礙也會越來越大。
新技術趨勢將給整個航空業帶來怎樣的變革?對中國的航空業公司來說,核心系統升級、云計算、分析洞察技術、數字化體驗的應用已經成熟,應該考慮應用新技術來重新定義客戶體驗和服務模式,并成為產品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出發點和基礎。
圖:2015-2019全服務航空公司和低本錢航空的附加收進對比分析
1. 核心系統升級、云計算、分析洞察技術
行業觀察四:中國航空業轉型任重道遠
新產品能力(New Product Capability):中國航空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應該從旅客的全行程重新挖掘價值點,通過建設新平臺,打造新機制,鑄造新能力,從而提供可持續盈利的新產品,并逐步推動航空新生態的演進。
行業觀察三:全球航空業創新淺嘗輒止
其次,國內航空公司規模和收益不中斷增長,為深進數字化創新轉型提供了良好基礎
德勤治理咨詢以為:并非技術驅動的航空公司很難在面臨激烈競爭的同時大量投進來進行基礎性創新,而必須繼續依靠技術供給商。
上一篇 行業復蘇的關鍵是全球執行統一的重啟措施進口用品
下一篇 民航資源網2020年7月17日消息:據東航官網消息-迪拜空運